网站地图| XML地图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
更多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400-0117-598(北京)

电话:0371-63300778(郑州)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俭学街果盛中医药文化

教育实践基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药方 >

《经方临床应用之西医观》桂枝汤外和营卫

作者:中医药方 发布:2021-11-30 16:18 来源:www.yangshengshipu.com.cn 阅读:

《经方临床应用之西医观》桂枝汤外和营卫
 
    作者:裴正学,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中医师带徒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
 
    所谓经方乃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剂而言,二书原为一书,名为《伤寒杂病论》,系东汉末年我国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氏经历了三世纪席卷亚洲的瘟疫大流行,他在频繁的医事活动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书成后不久,因战乱频仍,竹简散落,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其外感部分整理提取成书,定名为《伤寒论》。时过500余年,北宋翰林院大学士王洙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其中治疗杂病部分篇目重整成册,定名为《金匮要略》。经方载于《伤寒论》者112方;载于《金匮要略》者262方,除去二书重复收载之方剂。经方之总数约在300个左右。经过一千多年的临床实践,历代医家对经方的卓越疗效予以高度肯定,从而便出现了一大批专用经方治疗疾病的医生和一大批专门研究经方的医家,他们号称经方派。笔者积四十余年之临床经验,认为“经方”确系中医学术之瑰宝,方剂组成简练,临床疗效确切,由此升华而出的理论,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然而在现代诊断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方”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何走向世界?如何造福世界人类?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分述于后,不妥之处尚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呃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发热而竭,不恶寒者,为温病”。上述经文说明外感有伤寒,中风,温病三部分,伤寒是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中风是头痛,发热恶寒,有汗,脉浮缓;温病是头痛,发热,口渴,不恶寒。
 
    根据近人研究,东汉末年的那次疫病大流行很可能是一次病毒引发的流行感冒。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自建安纪元以来,犹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可见这次疫病流行十分严重,在当时医疗条件很低的情况下,严重流感引起的一系列合并症和后遗症,就足以使人致命,这是可以想象的。
 
    所谓“伤寒”,“中风”,“温病”之实质乃外感热病之三个不同类型。“伤寒”中医称表实,属外感之重者;“中风”中医称表虚,属外感之轻者;温病中医称表热,属外感合并咽峡及上呼吸道细菌之感染者。麻黄汤为治疗表实之首选方,桂枝汤为治疗表虚之首选方。表热(温病)一证,《伤寒论》未曾留方,后世温病学派之吴鞠通氏创桑菊饮,银翘散,其效甚验,从而补充了伤寒论之不足。
 
    【桂枝汤】
 
    桂枝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服,通常日服一剂。此方对上感之轻者及外感之后遗症有效,它的作用着重在热病后遗症及合并症的治疗方面,因此前人有“桂枝汤外和营卫,内按脏腑”之说。
 
    《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说明桂枝汤的主要适应症是太阳中风,也就是头痛,发热,恶寒,恶风,汗出脉浮而缓等,所谓阳浮阴弱,啬啬、淅淅、翕翕等皆系对脉象和证侯的进一步描述和形容而已。鼻鸣是呼吸道症状,干呕是消化道症状,说明外感时如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或轻度上消化道症状也是桂枝汤的适应症。
 
    笔者积六十余年之临床经验,认为桂枝汤之可贵在于它的调和营卫作用。中医之营卫,包含现代医学的植物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在内,桂枝汤的适应症大体不外这两方面之疾患。
 
    《伤寒论》“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说明“气上冲者”用桂枝汤。这里的气指冲气,具体的“气上冲”是胃气的上逆或肺气的上逆,前者的临床表现是呃逆、呕吐、恶心之类;后者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哮鸣之类,从现代医学观点看二者均属付交感神经之兴奋性增强,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而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主之”,上述几条经文中之主证如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脉促胸满、微恶寒、心中悸而烦等均与机体发热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有人说“发热”时交感神经之兴奋性增强,发热之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上述症候多属此类。
 
    笔者深知应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方之奥妙正是在发热之后对上述证候之处理,这里充分体现了桂枝汤加减的“外和营卫”作用,这一作用正是现代医学之薄弱环节,中医治疗感冒和发烧后遗症之优势尽在于此。

上一篇:《经方临床应用之西医观》麻黄汤治外感热病

下一篇:《经方临床应用之西医观》桂枝汤内安脏腑

  • 本文链接:http://www.yangshengshipu.com.cn/fangji/51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
  •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
  • 如果您是一位校长,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
  • 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 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以及“果盛课堂APP”一定满足您的需求!
  •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由张伯礼院士作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


  • 如何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31
  • 如何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 2022-03-31
  • 如何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 2022-03-31
  • 如何建设高水平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2022-03-31
  • 如何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弘扬中医药文化? 2022-03-31
  • 如何建设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 2022-03-30
  • 【 返回 】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

    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