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六陈”之说这六种为什么“越陈越好”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
麻黄狼毒及吴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
入药方知奏效奇。
世人皆知,有的茶与酒,收藏越久味道越香浓,可又有谁了解,有的中草药,也同样是越陈久疗效越好,那些越陈越好的中药材,你知道吗?
中医“六陈说”
中药有“六陈”之说,指出六种中药需要通过一定方法的陈放贮存,使药物由新药变为陈药,使其性味、功效发生变化,从而更进一步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金·李东垣在《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中载有“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此说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先是陶弘景提出陈皮、半夏宜陈久用之,之后《唐本草》又补充了四味。《类证本草》总结之,并正式提出“六陈”说。
距今,“六陈说”提出已千年有余,其间由于使用中药之种类在不断增加,宜陈久使用的中药也在扩大,早已超出了六种。
比如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中,就详细罗列了近40味(类)陈用药物:“如南星、半夏、麻黄、大黄、木贼、棕榈、芫花、槐花、荆芥、枳实、枳壳、橘皮、香栾、佛手柑、山茱萸、燕窝、蛤蚧、沙糖、壁土、秋石、金汁、锻石(石灰)、米、麦、酒、酱、醋、茶、姜、芥、艾、墨、蒸饼、诸曲、诸胶之类,皆以陈久者为佳,或取其烈性减,或取其火气脱也。”所以,使用宜陈久的中药,不能只局限“六陈”,应本着药物之气的强烈与否而取舍之。
为何“越陈越好”
医家张山雷曾说:“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气和味,六陈药之气均很强烈,有刺激性,服用时容易发生副作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副作用,故必须将这六种药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
“陈用”≠“无限期贮存”
中药陈用虽有一定好处,但也不是贮存时间越久越好。《药鉴》:“陈皮须用隔年陈,麻黄三载始堪行,半夏隔年须炮制,茱萸气烈待摔散。”可见“六陈”也不能无限期贮存,过于陈久的中药可能会导致药性丧失殆尽,所以必须把握好度。
此外,半夏、狼毒这类中药,必须炮制后陈放才能减少毒性,单靠陈放则无济于事。另外,中药在陈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避免发生霉变、腐烂、虫蛀、鼠咬,否则也难以达到中药陈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