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学讲中医的辨证论治之“六经辨证”
裴正学讲党芸芝记
六经辨证根据其传变顺序将外感病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1、太阳证
《伤寒论》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发热而咳,不恶寒者,温病也”。即就是太阳病分为伤寒、中风、温病。伤寒者,头项强痛,恶寒,无汗,脉浮紧;中风者,头项强痛,恶寒,有汗,脉浮缓;温病者,头项强痛,发热而渴,不恶寒,咽喉疼痛,脉浮数。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伤寒就是重感冒(流感),中风是轻感冒(伤风),温病是急性上呼吸道之细菌感染。伤寒的主要方剂是麻黄汤,中风的主要方剂是桂枝汤,温病的主要方剂是桑菊饮和银翘散(后世温病学派补充)。
2、少阳证
《伤寒论》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总结为少阳七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但见一症即是,不必诸症悉具。”少阳病的主要方剂是小柴胡汤。
3、阳明证
3.1阳明经证:
《伤寒论》:“发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三日,阳明脉大”……,总结所有的经文得出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是“大热、大渴、大汗、大脉”。主要方剂是白虎汤。临床上,白虎汤是治疗高烧不退的绝方。
3.2阳明腑证:
《伤寒论》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总结阳明腑证为“痞、满、燥、实”,亦即现代医学之全身器质性病变,主要方剂是承气汤类。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其中“痞”指心下痞硬;“满”指脘腹胀满;“燥”指大便干结;“实”指腹中实痛。
4、太阴病
《伤寒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就是脾胃虚寒证,其临床表现是腹满,腹部隐疼,喜温喜按,便溏,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弱。现代医学即就是脾胃功能低下,代表方剂是理中汤。
5、少阴证
《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证的临床表现为:脉微欲绝,四肢冰凉,下利清谷。即为亡阳,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此证乃周围循环衰竭之象,主要方剂是四逆汤或参附汤。
6、厥阴病
《伤寒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对于厥阴病,因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陆渊雷认为:“即以全身虚寒证为少阴,胃肠虚寒证为太阴,更无他种虚寒证而堪当厥阴者,乃不得不出于凑合,此拘牵六经之名数,削趾适履之过也。”[2]他认为厥阴证属“千古疑案”。对于厥阴病,各代医家的观点均不同,后人认为此证属寒热错杂证,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厥阴病是肠蛔虫病或胆道蛔虫病[3]。主要方剂是乌梅丸。
裴正学教授简介: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中医师带徒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
摘自裴正学教授讲座集